传播电子
科学技术知识

“见人见物见精神”的展陈方式

The Way of Exhibiting the Spirit of Seeing People and Seeing Things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新闻资讯 专题采访 正文

电子科技博物馆与钱学森图书馆将联合举办钱学森事迹展

发布时间:2017/05/30浏览次数:

      为加强馆际交流,引领学生了解中国航天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

传承老一代科学家崇尚学术民主、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以家国利益为重的爱国精神,

电子科技博物馆将与钱学森图书馆合作开展“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事迹展。


 一、展出主题: "民族脊梁  学界楷模  人民科学家钱学森"

二、展出时间:2017年6月6日----7月6日

三、展出地点:电子科技博物馆二楼临展大厅

四、事迹展内容:“志存高远、成才有道”,“科学巨擘、航天元勋”,

“赤子情怀、大师风范”、“高山仰止、精神永存”四个部分


 钱学森,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他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为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他身上,充分体现出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因而被誉为“人民科学家”。


一:心怀祖国不能忘,他乡求学展风采

钱老旅美期间,学习、研究范围十分广泛,

涵盖应用力学、航空理论、喷气推进技术、火箭技术等多个领域,

并取得多个突破性成果。


 1939年,钱学森发表了论文《可压缩流体的二维亚声速流动》

 

1946年钱学森(站立左二)出席美国国防部科学咨询团第一次全体会议

 

二:数年求学终回国,火箭专家奠伟业

1955年10月,钱学森突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讯(右一)在北京火车站迎接钱学森

 

在国力薄弱,百废待兴之时,是他承担起发展我国火箭与导弹技术的重任。

在与周总理,叶剑英副主席密切交谈后,钱学森总结思路,

对我国未来技术发展做出详细计划,预示着中国的火箭、导弹事业开始了!

1956年,钱学森起草了< 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计划书>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图为周总理签署的任命书


作为技术主帅,钱学森带领技术人员勇于突破,在七年之间,

完成了从近程导弹、中程导弹到远程导弹的发射,

实现了我国航天事业质的飞跃。

1966年10月27日,钱学森作为技术总负责人,

协助组织了我国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发射实验”,

结束了我国在成功研制原子弹后有弹无枪的尴尬局面。


图为聂荣臻,钱学森的现场合影


三:甘为人梯引领后学,立德育人成就栋梁

自从回国后,钱学森先后编撰讲义,开办水动力学课程,

担任力学和力学工程系主任,多重方式投身教育,

关心人才培养,培育了一批堪当历史重任的科学人才。


授课图片

 

晚年,本该是退休修养身心的时候,

钱老仍旧挂念着祖国拔尖领军人物缺失的问题,

甚至在他生前最后一次系统谈话中,

钱老也专门强调了人才培养问题。


座谈会图片


今天就先预告这么多吧,接下来馆馆会从“志存高远、成才有道”,

“科学巨擘、航天元勋”,“赤子情怀、大师风范”以及“高山仰止、精神永存”

这四个部分为大家呈现一个更加全面立体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 


 

记得哦,6月6日到7月6日,我们在电子科技博物馆等你哦!敬请期待吧!


 


 


 


 


 

上一篇

电子科技博物馆与钱学森图书馆将联合举办钱学森事迹展

为加强馆际交流,引领学生了解中国航天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 传承老一代科学家崇尚学术民主、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以家国利益为重的爱国精神, 电子科技博物馆将与钱学森图书馆合作开展“人民科学家...

2017/05/30

下一篇

【一站到底】“航空航天知多少"趣味知识竞答

为加强馆际交流,引领学生了解中国航天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 传承老一代科学家崇尚学术民主、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以家国利益为重的爱国精神, 电子科技博物馆将与钱学森图书馆合作开展“人民科学家...

2017/05/30

  • 电话:028—61831009
  • 邮箱:bwg@uestc.edu.cn
  • 地址:成都市高新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
  •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2015 电子科技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