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ay of Exhibiting the Spirit of Seeing People and Seeing Things
发布时间:2017/11/14浏览次数:
习总书记曾说“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如今,博物馆已成为中小学开设“第二课堂”的重要选择。11月7日-11日,成师附小、成都市新都区旃檀中学、成都市泡桐树中学、泸州高中合江分校等中小学近1700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我校电子科技博物馆,在这里度过了一次奇妙的科技之旅。
一进通信展厅,很多学生就被莫尔斯电码互动设备、各种老式电话机和手机所吸引,讲解员向大家详细讲解了莫尔斯电码发送原理、电话和手机如何更新换代,并让大家现场体验发送莫尔斯电码。来自泸州高中合江分校的刘一玲同学对工作人员说道:“在这里,我看到了电话、手机的演变,没想到身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这些实物在短短的百年能改变这么大,科学家真是太伟大了。”
同学们在馆外合影
同学们进入序厅
同学们进入通信展厅
同学们亲自体验发送莫斯电码
在整个参观活动中,讲解员还重点给大家讲解了雷达的目标是怎么从点到成像的,矿石收音机是怎么收听广播节目的,芯片是怎么从沙子变出来的。在计算机展厅,当得知处理器的发展历史后,来自旃檀中学的吴飞同学不禁感叹到:“没想到银河一号那么大的处理器居然能凝结成现在一块小小的芯片,好神奇。”
同学们参观点报电键
同学们参观雷达车模型
同学们在听讲解员介绍电子器件
参观结束以后,不少同学表示,这次来电子科技博物馆参观,看到了很多以前只是在课本和电视上才能看到的东西,开阔了眼界,并在讲解员的帮助下学到不少电子科技知识,希望自己有机会也能来这么厉害的学校读书。成都泡桐树中学林老师谈道:“电子科技博物馆讲述了人类电子科技信息发展的历程,也反映了我国在电子信息方面取得的成就,同时呈现了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成果和贡献,展示了老一辈科研人员不畏辛劳、脚踏实地的精神,对青少年来说是很生动的一堂课,可以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科研热情。”
师生留言
据了解,电子科技博物馆还将以馆-校结合为契机,为成都七中、盐道街中学、通锦中学、电子科大附属实验中学等学校的学生进行电子科技的科普教育。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当代,教育始终是高校博物馆事业的时代命题。高校博物馆的教育活动不仅局限于校内学生,同时也应肩负起参与社会教育的重任。电子科技博物馆认真学习十九大报告关于教育事业的表述,在工作中不断挖掘自身和外部资源,积极探索馆-校合作新模式。针对中小学的游学活动,推出了“高校体验课程”,让学生到馆实地体验电子科技的魅力。同时为增强教育效果,电子科技博物馆还启动了“博物馆进课堂”活动,利用丰富的馆藏实物,与中小学共同开发课程资源,通过这种“引进来,走出去”的馆-校合作模式,激发中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爱好,提升他们的历史文化素养,使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得到有效发挥,进一步完善了国民素质教育体系。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2015 电子科技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