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电子
科学技术知识

“见人见物见精神”的展陈方式

The Way of Exhibiting the Spirit of Seeing People and Seeing Things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科技之窗 博古览今 正文

科学史话 | 网络社区的前世今身

发布时间:2023/01/13浏览次数:

早在两千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认识到了“人类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交,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须,贯穿了我们漫长的历史。从言语到文字,从书信到电文,我们总在为社交寻找更加便捷的载体,而数十年前互联网的发明,成功地将我们的社交引入了一片史无前例的广阔天地。《社交网络》系列科学史话将讲述我们的社交和互联网间的故事。

亲爱的读者,你能一天不使用微信吗?又或者你能一天不使用手机吗?主动或被动地,我们每天都在通过一张无形的大网沟通彼此。然而在短短的数十年前,在计算机刚刚出现的时代,两台计算机之间尚且做不到相互通信,更别说运用计算机进行社交了。彼时的计算机,只是作为数据处理、运算的工具,主要被大公司应用于专业领域,远没有今天这样花样百出的功能。不过很快,一把名叫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电子公告牌系统)的利斧劈向计算机网络的混沌世界,拉开互联网社交时代的序幕。

BBS最早的构想来自芝加哥的两位计算机科学家沃德·克里斯汀(Ward Christiansen)和兰迪·苏思(Randy Suess)。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克里斯汀和苏斯同属一个名叫“芝加哥地区电脑爱好者小组”(CACHE)的俱乐部,平时大家会一起交流搭建私人计算机的心得,经常把一些资料钉在一块软木板上,形成一个布告栏用来分享信息。1978 年 1 月,芝加哥迎来了又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克里斯汀在家门口拿着铲子卖力地挥舞着,他得赶紧清理出一条可供人行的道路来。克里斯汀一边拍掉身上的雪,一边想着上次和好友们讨论的问题,然而,公告板上的一个细节他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如果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就可以看到公告栏,事情会方便很多”,想到这里,克里斯汀忽然扔掉手里的铁锹,转跑回屋内。几公里外,苏斯家里的电话响了。刚接起电话,克里斯汀兴奋的声音瞬间充斥了整个房间,“苏斯,我刚刚想到一个绝妙的主意,我们为什么不把实体布告栏搬到电脑上,在计算机上建立一个资讯共享的空间呢?”两人一拍即合,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他们在芝加哥凌冽的寒风中着手搭建起这个项目。但很快他们就遇到了一个严峻的技术问题:怎么将大家的电脑连接在一起?

早在1969年冷战最为剑拔弩张的时期,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阿帕网(ARPAnet)就已经问世。直到1977年,阿帕网的主机数目已突破100台。虽然关于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研究已进行了很长时间,但是在当时,阿帕网仅限于美国国防使用,普通爱好者根本无法触及。因此,1971年的克里斯汀要想搭建自己的计算机布告栏,就需要先组建一个属于爱好者们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困难出现得比预想中要快,彼时的计算机制造商之间还没有标准的媒体格式,不同的电脑之间根本不可能传输文件。不过这根本拦不住两位计算机爱好者的热情——没有通用的文件传输协议和接口系统?那就自己编写!几天后,世界上第一个用于调制解调器的微机纠错协议X-MODEM诞生了,配合使用80-103A调制解调器,信息就可以通过电话线传输。2月16日,明媚的一天,克里斯汀和苏斯联合开发的CBBS(Computerized Bulletin Board System,计算机电子公告牌系统)正式推出。这个最早的BBS系统运行在一台牵牛星8800个人计算机上,在用改装的强力电源供电的同时用外加的几个风扇来散热。存储系统采用两个8英寸软盘,每个拥有243K存储空间。

在众多好友的注视下,两人开始介绍起这个系统的设计:所有信息存放在一台主机内,俱乐部成员需要通过调制解调器呼叫主机,借助克里斯汀发明的文件传输协议,获得主机上的内容,或者上传新的内容。主机每次只能与一台调制解调器连接,只有一名用户挂断后,另一名用户才能接入系统。俱乐部的成员们一个接一个拨入CBBS,体验着发布消息的乐趣。北美中部的一个小俱乐部里,欢呼声此起彼伏。

1978年11月,克里斯汀和苏斯在《字节》杂志上介绍了自己的发明。这份杂志的读者有许多像他们一样隶属于某个地区性的电脑爱好者小组,他们依葫芦画瓢,也都成立了自己的 BBS。

BBS满足了爱好者们交流的需要,但早期的BBS系统有着显著的局限性,就是只能实现信息的单边传递:由站长发布信息,用户接受信息,且BBS通常仅能连接到拨入的个人用户的机器,而不是较大的计算机网络。这显然不能满足大家的日益增长的社交需求。

打破这个局限的任务交给了西海岸阳光下的程序员。1984 年,汤姆·杰宁斯(Tom Jennings)为MS-DOS操作系统开发了一个名为“Fido”的 BBS 主机程序。基于这一程序建立的BBS可以实现数据互通,将各地的BBS组成一个网络,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惠多网(Fido Net)。惠多网在社交网络的发展脉络中发挥了里程碑式的意义。很快,用户们开始加入各种各样的创意,不仅实现了文件共享,甚至开发了一些多人在线游戏,比如《2002年贸易战》和《太阳王国精英》这样的大型回合制战略游戏。

1991 年,台湾人罗伊在北京开通了惠多网在中国的第一个站点——长城站,国内最早的BBS交换系统CFido由此诞生。作为国内第一批网民的集聚地,CFido一路高歌猛进,聚集了当时中国最早的一批计算机精英。比如之后建立了腾讯帝国的马化腾当时就是深圳的Ponysoft站站长;开创了金山软件的求伯君是珠海西线的站长,而雷军是北京西点的站长;曾经担任过8848董事长的王峻涛是蓝波福州站的站长。他们在CFido上分享自己撰写的小软件、加密解密心得,偶尔也会聊聊人生体悟。在CFido的这些站点中,马化腾创立的Ponysoft也许是最为豪华的一个:马化腾在家里架设了四根电话线、配备了八台电脑用来运营“马站”。

由于用户使用CFido需配备PC、调制解调器等相关设备,也需要诸如“蓝波快信”等仅适用于DOS平台的“经典软件”,这样高的使用门槛,使得CFido注定是一个前互联网时代独属于技术宅的小众社交区域。

不过这并无大碍,社交网络的星星之火已被点燃,不久的未来,它会以燎原之势让整个世界为之疯狂。

参考文献:

1.周元哲,孟彩霞. 基于ASP的《数据库原理》BBS系统的实现[J]. 现代电子技术,2004,27(22):37-38,41.DOI:10.3969/j.issn.1004373X.2004.22.014.2.熊正理. 在线社会网络中社区发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湖南:中南大学,2012. DOI:10.7666/d.y2196413.

参考文章:
1.《中国互联网社区的发展史》
2.《42年前,所有社交网络前身——首个BBS诞生》
3.《bulletin-board system——Britannica》
4.《bulletin board system——Today’s Engineer》
5.《回顾历史:1969年10月29日22点30分 互联网诞生——网易报道》

文本:王雨梦 秦键颖    排版:吴琰佳





上一篇

科学史话 | 频域和时域的联结 ——神奇的傅立叶变换

早在两千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认识到了“人类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交,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须,贯穿了我们漫长的历史。从言语到文字,从书信到电文,我们总在为社交寻找更加便捷的载体,而数十年前互联网的发明,成功地将我们的社交引入了一片史无前例的广阔天地。《社交网络》系列科学史话将讲述我们的社交和互联网间的故事。亲爱的读者,你能一天不使用微信吗?又或者你能一天不使用手机吗?主动或被动地,我们...

2023/01/13

下一篇

科学史话 | 《三体》中有趣的科学原理

早在两千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认识到了“人类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交,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须,贯穿了我们漫长的历史。从言语到文字,从书信到电文,我们总在为社交寻找更加便捷的载体,而数十年前互联网的发明,成功地将我们的社交引入了一片史无前例的广阔天地。《社交网络》系列科学史话将讲述我们的社交和互联网间的故事。亲爱的读者,你能一天不使用微信吗?又或者你能一天不使用手机吗?主动或被动地,我们...

2023/01/13

  • 电话:028—61831009
  • 邮箱:bwg@uestc.edu.cn
  • 地址:成都市高新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
  •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2015 电子科技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