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电子
科学技术知识

“见人见物见精神”的展陈方式

The Way of Exhibiting the Spirit of Seeing People and Seeing Things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科技之窗 博古览今 正文

Intel CPU 发展简史(三)

发布时间:2016/10/25浏览次数:

第三部分:21世纪

2000年:Intel Pentium 4处理器

      Pentium 4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也是英特尔市场策略进入新纪元的开始。从P4开始,Intel已经不再每一两年就推出全新命名的中央处理器芯片(CPU),反而一再使用Pentium 4这个名字,这个作法,导致Pentium 4这个家族有一堆兄弟姊妹,而且这个P4家族延续了五年,这英特尔的市场策略是前所未见的。

 2002年11月14日,英特尔在全新英特尔奔腾4处理器3.06GHz上推出其创新超线程(HT)技术。超线程(HT)技术支持全新级别的高性能台式机,同时快速运行多个计算应用,或为采用多线程的单独软件程序提供更多性能。超线程(HT)技术可将电脑性能提升达25%。除了为台式机用户引入超线程(HT)技术外,英特尔在推出英特尔奔腾4处理器3.06GHZ时达到了一个电脑里程碑。这是第一款商用微处理器,运行速率为每秒30亿周期,并且采用当时业界最先进的0.13微米制程制作。

2005-2006年:双核处理器


       2005年4月,英特尔的第一款双核处理器平台包括采用英特尔955X高速芯片组、主频为3.2GHz的英特尔奔腾处理器至尊版840,此款产品的问世标志着一个新时代来临了。双核和多核处理器设计用于在一枚处理器中集成两个或多个完整执行内核,以支持同时管理多项活动。英特尔超线程(HT)技术能够使一个执行内核发挥两枚逻辑处理器的作用,因此与该技术结合使用时,英特尔奔腾处理器至尊版840能够充分利用以前可能被闲置的资源,同时处理四个软件线程。

2011年:重新确定处理器产品架构

2011年3月,使用32nm工艺全新桌面级和移动端处理器采用了i3、i5和i7的产品分级架构。其中i3主攻低端市场,采用双核处理器架构,约2MB二级缓存,售价500-800元人民币;i5处理器主攻主流市场,采用四核处理器架构,4MB二级缓存,售价900-1500元人民币;i7主攻高端市场,采用四核八线程或六核十二线程架构,二级缓存不少于8MB,售价2100-7600元人民币。

2012年:发布22纳米工艺和第三代处理器

       使用22nm工艺的处理器你热功耗普遍小于77W,使得处理器的散热需求大幅下降,提升了大规模数据运算的可靠性,并降低了散热功耗。

2014年:首发桌面级8核心16线程处理器

      2014年9月上市的i7-5960X处理器是第一款基于22nm工艺的八核心桌面级处理器,拥有高达20MB的三级缓存,主频达到3.5GHz,热功耗140W。此处理器的处理能力可谓超群,浮点数计算能力是普通办公电脑的10倍以上。随着这一“怪兽”处理器的问世,INTEL公司在处理器领域与AMD的差距越拉越大,已经完全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

2015年:微电子的新时代——14nm工艺产品爆发式上市


      2015年1月,INTEL发布的处理器共计17款,全部为Broadwell-U处理器,低至赛扬,高至i7,覆盖高中低端产品线。功耗方面,除了配备Iris 6100核显的四款处理器TDP为28W,其他全部产品均为15W。核显中,Iris 6100和HD 6000具备48个EU,HD 5500具备24个EU(i3为23个),而奔腾、赛扬的HD Graphics则只有12个EU。这些处理器将会应用于传统的笔记本、超极本、Chromebook、一体式PC和迷你PC等设备中,最低功耗仅有15W,将明显提升移动设备的待机时间和用户体验。


编辑:金竞琦  / 审核:卫卓琳  / 发布者:董婷婷

上一篇

机器人的诞生及发展(一)

第三部分:21世纪 2000年:Intel Pentium 4处理器 Pentium 4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也是英特尔市场策略进入新纪元的开始。从P4开始,Intel已经不再每一两年就推出全...

2016/10/25

下一篇

Intel CPU 发展简史(二)

第三部分:21世纪 2000年:Intel Pentium 4处理器 Pentium 4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也是英特尔市场策略进入新纪元的开始。从P4开始,Intel已经不再每一两年就推出全...

2016/10/25

  • 电话:028—61831009
  • 邮箱:bwg@uestc.edu.cn
  • 地址:成都市高新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
  •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2015 电子科技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