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ay of Exhibiting the Spirit of Seeing People and Seeing Things
发布时间:2017/04/18浏览次数:
眼下,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本就如火如荼,而5月,谷歌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在浙江乌镇与目前人类最强的围棋选手之一、中国棋手柯洁又将上演"人机大战"。大家都很好奇:人工智能会比人类智能更厉害吗?
而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一起来看看人工智能的那些事儿。
1.何为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一词最初是在1956 年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从那以后,研究者们发展了众多理论和原理,人工智能的概念也随之扩展。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
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2.人工智能的发展简史:
人工智能的传说可以追溯到古埃及,但随着1941年以来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技术已最终可以创造出机器智能,“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词最初是在1956年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从那以后,研究者们发展了众多理论和原理,人工智能的概念也随之扩展,在它还不长的历史中,人工智能的发展比预想的要慢,但一直在前进,从40年前出现至今,已经出现了许多AI程序,并且它们也影响到了其它 技术的发展。
从1956年正式提出人工智能学科算起,50多年来,取得长足的发展,成为一门广泛的交叉和前沿科学。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的目的就是让计算机这台机器能够像人一样思考。如果希望做出一台能够思考的机器,那就必须知道什么是思考,更进一步讲就是什么是智慧。什么样的机器才是智慧的呢?科学家已经作出了汽车,火车,飞机,收音机等等,它们模仿我们身体器官的功能,但是能不能模仿人类大脑的功能呢?到目前为止,我们也仅仅知道这个装在我们天灵盖里面的东西是由数十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的器官,我们对这个东西知之甚少,模仿它或许是天下最困难的事情了。
2015年,最近一系列旨在测试一些世界上最好的人工智能 (AI) 系统和人类智商 (IQ) 之间的胜负关系的试验表明,人工智能的智力目前已经达到了 4 岁儿童的水平。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小组完成了这项测试,他们发现,我们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在智力方面相当于普通 4 岁儿童的水平。由麻省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 ConceptNet 也参与了这项研究,这是一个学术界从上世纪 90 年代就开始努力开发的测试系统。它在词汇和相似性方面得到了很高的分数,信息方面的表现非常一般,推理和理解方面则可以用差劲来形容。尽管如此,人工智能的突破速度已经达到了非常快速的速度。专家认为,人工智能在学习能力和自然语言能力上的改善会导致它们在今后几年里拥有跟人类一样的思维,比如苹果 Siri、Google Now 和微软 Cortana。
3.面对人工智能,你怕了吗?
最近,人工智能话题热度不减,IT领域甚至言必称之。目前人工智能发展到哪个阶段,它真强大到足以挑战人类智能吗,我们应怎样看待当下所谓的人工智能热潮?
人工智能发展的黄金时代来到
" 最近人工智能取得的成果,确实是之前十几年我们完全想不到的。"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刘铁岩认为,今天是一个人工智能的"黄金时代"。
从人工智能的技术突破看,在语音、图像识别等方面,在特定领域、特定类别下,计算机的水平已经类似甚至超过人类。比如去年12月微软发布了Microsoft Translator(微软翻译APP)的一个现场翻译新功能,支持50多种语言,可以实现最多100人多种语言的实时翻译。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拿着手机使用这个APP就可以互相交流,说一句话或者输入文字,听到或看到的就是彼此的母语。
真正挑战人的认知能力,还需很长时间
虽然发展得如火如荼,未来人工智能会比人类还聪明吗?近半个多世纪的研究表明,机器在搜索、计算、存储、优化等方面具有人类无法比拟的优势,然而在感知、推理、归纳、学习等方面尚无法与人类相匹敌。
" 人工智能真正挑战人的认知能力,还需要很长时间,甚至是不可能的。但当它能够逼近人类的时候,就会逐渐颠覆掉各个行业。"李彦宏举例说,现在的机场安检需要比对身份证,当人脸识别发展越来越快,安检可能会更加智能、方便。以后人不需要学习工具怎么用,只要命令工具干什么就可以。
面对热潮需冷眼静观、积极应对
在刚刚结束的2017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上,有专家指出,从智能机器人到智能医疗、智能安防、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再到语音识别、手势控制、自动驾驶,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没有像中国这样覆盖宽广的人工智能,但由国内顶尖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人工智能平台,如果与亚马逊、谷歌等相比仍差较远。
中国该怎样应对由人工智能引发的变革?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认为,在人工智能的这轮变革中,中国和世界第一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第一次同样拥有相应的资本、公司、技术、人才等,政府、企业、个人都应珍惜机会,参与到这个巨大的变革中,力争引领这轮变革。具体而言,政府应充分理解人工智能的挑战、变化,培育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和环境,支持基础研究,讨论、建立和发展人工智能伦理标准;企业不能仅停留在产品市场,还要往下移做平台、做基础;个人则必须关注人工智能技能的培养,提升理解数据的能力。
4.人工智能,你怎样看?
有关人工智能引发的争议,相信爱阅读的你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就小编看来,人工智能vs人类,最终的结局当然是人类会赢,毕竟人工智能最开头就是人嘛,哈哈!(这个笑话有点冷),在这次“战役”中,如何能让人工智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才是正经事,我们的终极梦想是“鱼”与“熊掌”兼得,对吧?
那么,关于人工智能,你怎样看呢?
编辑:赵倩 / 审核:范俊怡 / 发布者:范俊怡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2015 电子科技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