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ay of Exhibiting the Spirit of Seeing People and Seeing Things
发布时间:2017/10/24浏览次数:
今年,是全面屏元年,全面屏也是手机企业吆喝的卖点之一,即便是被资金链断裂困扰的乐视,上半年没有推出一款手机新品,也抢注了“全面屏”商标。迄今为止,苹果、三星、华为、小米、vivo、金立等手机企业,都推出了全面屏手机,没有赶上全面屏的概念的OPPO,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日前有消息透露,OPPO也将于下月推出其第一款全面屏手机。
一味追求更大屏占比的全面屏,并不是消费者想要的。今天,智能手机的屏占比已经很高,可挖掘的空间并不大。就目前市面上的一些全面屏手机来看,为了攀比屏占比,反而失去了很多东西,比如不符合消费者的审美,产品设计不对称。这样的全面屏,没有美感。
一些全面屏手机十分瘦长,外观并不好看。一些手机厂商为了全面屏噱头,影响了用户使用体验。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就表示,“不会因为全面屏,牺牲手机性能。”他说,搞不懂有手机厂商为了搞出全面屏,竟然把相机放在了“下巴”上。
今天,过多的谈全面屏,已经意义不大,即便是千元机,也能做到全面屏。荣耀畅玩7X,售价1299元起,也是全面屏手机。还有某小品牌,搞出了899元的全面屏手机。所谓的全面屏,无外乎就是屏占比更高。但屏占比总是有它的极限的,在这里过多纠结,或者把大部分精力用这里,显得得不偿失。
相比全面屏,手机企业的软实力才更重要。迄今为止,国产手机对研发不太重视,除了华为手机有1万多研发人员外,其他的领先品牌,研发人员也就1000多人,并且,在研发上,不能面向全球,就别说那些中小品牌了。一些手机企业还停留在配置堆叠阶段,简单以处理器或高内存唬人,在软硬适配上着墨不多,或力不从心。
最近,华为在国内发布了Mate 10系列手机,华为对全面屏只是一带而过,并未去过多渲染。在余承东看来,这不是手机企业应有的着墨点。相比全面屏,人工智能以及其他软实力,才是华为Mate10系列的重心。
纯粹为了一个全面屏,对手机企业来说并不难,难在软硬件结合,而这没有大量的研发投入,是无法实现的。据透露,华为970芯片的研发,一共投入了上万人。据余承东透露,华为在研发上的投入,“超过国内100多家手机厂商的研发费用之和”。
编辑: / 审核:危海强 / 发布者:黄毅伟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2015 电子科技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