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电子
科学技术知识

“见人见物见精神”的展陈方式

The Way of Exhibiting the Spirit of Seeing People and Seeing Things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科技之窗 尖端资讯 正文

欧阳自远:中国航天有能力飞得更远,未来将在"太岁头上"动土

发布时间:2018/11/03浏览次数:

    3日,2018国际工程科技创新论坛暨苏州相城经贸恳谈会在苏州市相城区召开。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嫦娥四号”月球背面着陆计划正有序进行中。未来,中国航天还将探索火星和有“太岁星”之称的木星。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引发了全世界的轰动,人类由此进入“太空时代”。当时正在读研究生的欧阳自远也兴奋不已,“我听到这个消息就想赶紧为祖国进入‘太空时代’做一些准备。但那时百废待兴,没有这个技术”。天上去不了,只能等着东西从天上掉下来。1958年开始,欧阳自远就大量研究陨石和宇宙尘埃,“1978年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访华时送给中国的一块月球岩石也给了我0.5克做研究”。用这0.5克月岩,欧阳自远和同事们先后发表了14篇文章,“当时就想,哪天我们中国也能上月球就好了”。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欧阳自远成为工程的首任首席科学家。回顾往昔,他感慨不已:“盼了46年,准备了46年,梦想终于要实现了。”2007年,首颗“嫦娥一号”发射升空。之后,“嫦娥二号”完成当时世界分辨率最高的全月球影像图、“嫦娥三号”成功登月……201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正式批准将“嫦娥三号”着陆区的一处月球地理实体命名为“广寒宫”。中国传承上千年的月亮神话成为了现实。


    对于正在实施的“嫦娥四号”月球背面登陆工程,他盼望着“嫦娥四号”成为世界首颗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航天器,完成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个第一。“中国应该在宇宙中飞得更远,我们也有能力飞得更远。”欧阳自远还表示,未来中国航天还计划探索火星和木星。他说:“木星古代被称为‘太岁星’,老话说‘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现在我们也一定要去动一下。航天事业就是要不断进取,在宇宙中开拓宝藏,丰富人类的美好未来。”

编辑:郝爽  / 审核:刘嘉  / 发布者:

上一篇

明年折叠屏扎堆?三星Galaxy F将在本月开发者大会上展示

3日,2018国际工程科技创新论坛暨苏州相城经贸恳谈会在苏州市相城区召开。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嫦娥四号”月球背面着陆计划正有序进行中。未来,中国航天还将探索...

2018/11/03

下一篇

明年折叠屏扎堆?三星Galaxy F将在本月开发者大会上展示

3日,2018国际工程科技创新论坛暨苏州相城经贸恳谈会在苏州市相城区召开。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嫦娥四号”月球背面着陆计划正有序进行中。未来,中国航天还将探索...

2018/11/03

  • 电话:028—61831009
  • 邮箱:bwg@uestc.edu.cn
  • 地址:成都市高新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
  •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2015 电子科技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