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ay of Exhibiting the Spirit of Seeing People and Seeing Things
发布时间:2017/05/21浏览次数:
为全面提高电子科技博物馆学生讲解员的工作水平和综合素质。近期,电子科技博物馆举行了系列学生讲解员培训活动。先后邀请了四川博物院杨晓华老师、王莉莉老师,四川大学博物馆梁英梅老师,金沙博物馆首位讲解员胡晓蓉老师,以理论讲解和展线训练的形式为讲解员队伍进行培训。
四川博物院杨晓华老师从听众和讲解员两个角度授课。站在听众的角度,同学们系统地了解了听众的心理需求、心理过程以及听讲意识反馈等知识。王莉莉老师则从以下三个方面给大家传授了讲解技巧。第一,作为讲解员,要熟记讲解词,但不能依赖,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第二,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宁不知,不错传;第三,讲解中要保证语言的准确性和形体礼仪的规范性。在王莉莉老师的引导和讲解下,学生讲解员们于5月6日到四川博物院进行实地学习。王老师运用互动交流的方式为大家示范了如何指导参观者对文物进行详细观察,提高参观者的兴趣,增强参观者对文物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参观结束后,王莉莉还给大家做了礼仪仪态规范、手势运用、讲解心态等方面的现场教学,四名同学作为代表在王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实际演练,王莉莉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四川大学博物馆梁英梅老师,则从语言表达和形体礼仪规范的角度讲授了如何做一名优秀讲解员,并现场展示了准确的讲解姿势。她强调,讲解有“三化”:因人施讲,即个性化;适度沟通,即细节化;善意讲解,即理性化。她还提醒大家,讲解员需切记在评论人物、时局时,一定采用中性客观语言,就事论事,不要带主观色彩。
金沙遗址博物馆首任讲解员胡晓蓉老师在培训中谈到:讲解员要有个性,即独特的讲解风格,能用自己的话把要讲的人或事讲清楚。在回答同学们关于参观领导时间紧迫如何应对的问题时,胡老师讲到,要主次分清,单独设计一份讲解稿,次要内容一句带过,重要内容则一定要详细讲解。在授课过程中,胡老师以自己担任讲解员培训工作的过往经历为同学们做生动举例。
电子科技博物馆在展开理论讲解培训的同时,也组织学生讲解员走进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以及四川大学博物馆进行参观。三次培训及实地学习中,老师们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地展示了参观讲解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讲解技巧。大家一致表示,通过系列学习,受益很多,对业务水平有较大提升。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2015 电子科技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