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ay of Exhibiting the Spirit of Seeing People and Seeing Things
发布时间:2018/04/23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提高我馆人员对高校博物馆建设与运营的专业能力,增加我馆与世界高校博物馆的沟通与联系,获取国内外发展态势,2018年4月,电子科技博物馆工作人员赴上海参加2018高校博物馆国际培训班,在为期十天的培训中,学习国内外高校博物馆建设的新理念、新思维,以及先进的建设和管理经验。
本次培训以“大学博物馆:建设与运营”为主题,邀请了国际博协大学博物馆与藏品管理委员会副主席Barbara Rothermel女士、国际博协大学博物馆与藏品管理委员会理事Andrew Simpson先生、国际博协大学博物馆与藏品管理委员会前任主席Hugues Dreysse先生、上海大学副校长、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段勇先生等数位中外高校博物馆及博物馆协会的专家教授讲授高校博物馆的建设与运营,并分享所在高校博物馆的建设经验、展览规划及功能发挥。培训班以“大学博物馆六人谈:走向卓越的大学博物馆”拉开序幕,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安来顺先生、段勇副校长、Barbara女士等六人参与座谈。
在培训中,中外专家教授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员们树立国际化视野,融合西方高校博物馆建设经验与发展理念和文化,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自己博物馆的发展需要,切实思考博物馆藏品、陈展、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中国高校博物馆应该积极利用自身根植于大学校园肥沃土壤这一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博物馆五大业务领域之一的学术研究领域,以全面、深入、独到的研究引领和服务于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同时,大学博物馆也应积极为大学文化服务,通过藏品和展览挖掘校园故事、校史故事、校友故事,成为校园文化和历史的守护使者。
在学员分享交流环节,我馆参会人员汇报了博物馆基本概况和发展成果,在分享报告中,陈述了电子科技博物馆独特且与时俱进的展览主题与场馆设计,以及在社会教育、科学研究等领域所做的探索,Andrew在点评中讲到:"电子科技是一个新兴且有趣的领域,根植于电子科技大学的博物馆,有着广阔的展览空间、研究资源与人力资源,事实上,电子科技博物馆极高的工作效率、与时俱进的发展思路是保持一个博物馆生命活力的养料。”
我馆参会成员在本次培训中积极分享电子科技博物馆的建设历程、运营情况、社教宣传等方面工作,也不断获取其他高校博物馆的建设经验,学习他馆的优秀成果,结合自身场馆建设需要,思考下一步的工作规划,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运用本次培训所授内容,借鉴国内外高校博物馆的优秀案例与成果,指导我馆在研究电子科技发展史、培育科学精神、弘扬成电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工作。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2015 电子科技大学版权所有